Skip to main content

12、有关措施的术语

1、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不合格的原因并防止再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注 1: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注 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注 3:这是 ISO/IEC 导则,第 1 部分的 ISO 增刊的附录 SL 中给出的 ISO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通用术语及核心定义之一,最初的定义已经通过增加注 1 和注 2 被修订。

2、纠正 corre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注 1: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在其之前或之后。

注 2:返工或降级可作为纠正的示例。

3、降级 regrade

为使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变更

4、让步 concession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许可

:通常,让步仅限于在商定的时间或数量内及特定的用途,对含有不合格特性的产品和服务的交付。

5、偏离许可 deviation permit

产品或服务实现前,对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

:偏离许可通常是在限定的产品和服务数量或期限内并针对特定的用途。

6、放行 release

对进入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或下一过程的许可

:在英语中,就软件和文件而论,术语“release”通常是指软件或文件本身的版本。

7、返工 rework

为使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返工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的某些部分。

8、返修 repair

为使不合格产品或服务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注 1: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的成功返修未必能使产品符合要求。维修可能需要连同让步。

注 2:返修包括对以前是合格的产品或服务,为重新使用所采取的修复措施,如作为维修的一部分。

注 3:返工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的某些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返工和返修都是质量问题的纠正措施,但二者存在差异:

1. 概念:

返工: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中间产品或半成品再次进入生产过程的纠正行为,以达到质量要求。如将模具加工错误的零部件再进行机加工,将检验不合格的半成品返回车间重新加工等。

返修:对最终产品进行除了日常维护以外的改进或修复活动,以确保产品达到预期要求或修复质量问题。如产品出厂后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修理,产品使用中出现的故障维修等。

2. 对象:

返工对象为中间产品或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修正行为。

返修对象为最终产品,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或出厂后采取修正行为。

3. 范围:

返工限定在内部生产环节,由相关生产部门负责完成修正。

返修涉及产品使用环节,可能需要与客户或维修部门沟通,修正责任范围更广。

4. 成本:

返工成本一般由相关生产部门承担,较易控制。

返修成本可能由客户服务部门或维修部门承担,较难预估与控制。

5. 影响:

返工对生产进度与成本的影响较小,企业形象影响较小。

返修可能会严重影响交期与成本,企业信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这需要我们在质量管理中明确返工与返修的界限与作用。这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的质量体系,强化过程控制与检验,减少返工返修的机会。这需要我们注重客户服务与售后,妥善处理返修工作,避免对企业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9、报废 scrap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或服务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示例:回收、销毁。

:对不合格服务的情况,通过终止服务来避免其使用。

10、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 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 注2:采取预防指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是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的两大手段,但二者有所不同:

1. 概念:

预防措施:事先采取的措施,以避免问题或偏差的发生。如过程控制、员工培训、设计评审等。

纠正措施:发现问题或偏差后采取的措施,以消除不符合项并防止再次发生。如返工、重新培训、修订标准等。

2. 时机:

预防措施在问题发生前采取,属于事前防范与控制。

纠正措施在发现问题后采取,属于事后补救与改进。

3. 目的:

预防措施目的在于降低风险,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纠正措施目的在于消除不符合项,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4. 方法:

预防措施更加注重标准化与规范化,采用控制与检查手段。如标准化作业、双人校验、监督检查等。

纠正措施更加强调目标导向与问题解决,采用分析方法查找根本原因。如事件调查、质量工具应用、效果验证等。

5. 要求:

预防措施需要事先判断风险与影响,制定相应的控制标准与方案。

纠正措施需要判断问题严重程度,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改进措施。

所以,这需要我们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建立预防为主、纠正为辅的机制,二者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效果。这需要我们具备风险评估与问题解决的能力,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与技术手段。

这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这需要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共同分担管理责任。这需要我们树立预防和纠正的理念,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并不断提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