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沟通
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
a) 沟通什么; b) 何时沟通; c) 与谁沟通; d) 如何沟通; e) 谁来沟通。
🚀 沟通的含义
沟通是组织与员工之间,组织与相关方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对事物的理解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沟通的价值在于可以有效和高效地解决问题。
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的需求,包括:
(1) 沟通什么,明确需要沟通的具体事项和内容
;
(2) 何时沟通,规定在何时沟通最为合适
;
(3) 与谁沟通,明确沟通的范围和沟通的对象
;
(4) 如何沟通,明确沟通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区域网、电子邮件或面谈交流
;
(5) 谁负责沟通,针对不同的事项,确定沟通的具体担当者或职责
。
🚀 沟通的作用
1)增进信息交流。沟通可促进组织内部和外部各职能和各层次之间的信息交 流,以利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减少差错和协调一致,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 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2) 提高过程的有效性。沟通可促进过程输出达到策划时所预期的结果,从而 提高过程的有效性。 •
3) 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由于涉及质量管理体系的信息得到充分交流,使得管理者易于捕捉改进的机遇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实现持续改进,提高整 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 沟通的内容和职责
沟通应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不同职能(如职能部门和其他跨职能团队)和 不同层次(如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验证层)之间,组织与相关方之间的全 方位地进行,其内容包括:
1) 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4)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文件化信息要求。
5)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及其管理中需要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任何方面。
6) 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7) 与所有相关方必要的信息沟通。
8) 其他必要的信息。
确保有效沟通的职责,首先应在最高管理者,其次应为最高管理者的授权人 (如设置管理者代表时),因为其负有确保过程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职责。其次, 组织应根据实际需要规定以上沟通内容,由哪个岗位人员来负责。
🚀 沟通的方法
沟通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是指较正式的方式。如:质量例会、生产调度会等专题会议,项目协调会;简报、布告栏、内外部刊物、局域网、音像、 电子媒体;专题调查、商务或工作洽谈、工作联系单等。平时日常工作中的电话 或其他方式虽然也比较正式,但在有提供证据信息要求时,则不能提供的就不能作为证据采信,尤其是与外部沟通时。
沟通方法是否适当,所建立的沟通过程是否适宜,最终要看是否能增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如果由于沟通不畅影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组织就应改进有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方式和过程。
🚀 沟通的时机和对象
沟通能体现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沟通的信息往往还具有时效性,沟通早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沟通晚了则失去了意义。因此,沟通的时机,应在各项决策之前进行。沟通的对象涉及前述内部和外部,即包括所有相关方。在具体问题上, 只需与有关的内外部相关方进行必要的沟通,并不确定谁来负责沟通,与谁沟 通等。
🚀 沟通的人员
为确保有效沟通,组织应为沟通过程提供具备能力的人员,以:
- 传递或接收并据此采取行动;
- 在彼此间建立信任;
- 传递顾客满意以及过程绩效等的重要性;
- 识别改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