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 7.1.5.1 总则
当利用监视或测量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时,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以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
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
a )适合所开展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特定类型;
b )得到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
🤔 组织怎样表明产品和服务能满足规定要求?
💊提供监视和测量证据
✅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资源
组织为了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可靠,应确定监视和测量所需的资源。 这种资源是指用于产品或服务的检验、试验活动和过程监测活动的监测手段,如仪器、仪表、量具、 监控设备、比对或校准软件等,也包括上述活动所需的人员、过程、依据和评价标准等。 监测资源直接影响产品和服务过程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控制好影 响监测装置的测量误差的所有环节,是评价监测结果的前提。
表 1 监视和测量资源清单
监视和测量资源名称 | 出厂编号 | 规格型号 | 精确度 | 应用或分布范围或对象 |
---|---|---|---|---|
(1) 监视和测量的资源要求
- 适合所进行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类型
- 这些资源要得到适当的维护,确保其持续满足使用要求。
在某些情况下,简单的检验或者监视已足以确定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状态,但在其他情况
下就需要进行测量,这就需要组织配备和使用 经过验证或校准
或 既验证又校准
的测量设备。
但在有些场合,监视和测量资源可能是一张表单。
(2)保持、保留的成文信息
- 组织在提供监视和测量资源满足使用要求的证据时,应保持适当的文件化信息,包括:监视和测量活动的过程信息、监测方法和要求、 所依据的标准,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的计划表概要或者证明潮源到国家标准或者采用任何替代的基准。
- 组织应保留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的成文信息,如:维护、验证或校准后的状态记录等。
(3)条文理解
1、 实施监视和测量的重要性
- 在确定的监视和测量重要性以保证输出结果有效时,组织应该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其过 程、产品和服务的什么项目,进而确定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资源,以确保其需求的适宜性。 组织需要依据运行策划和控制的输出所规定的监视或测量活动或任务要求确定适当的监 视或测量资源,包括监视和测量设备,并确保所提供的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于特定类型的监视 和测量活动。组织通过应用该条款为检查工作所用的设备提供信任。
2、监视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监视设备)进行观察和监督的活动
- 监视隐含了进行密切观察、监督和检查以确定一个过程、一件产品、一项服务或活动的定 性或者定量的状态。通过简单的检查就可以确保数量正确或者订单完整。测量仪表应显示某 项事情是正确的,例如通过监听顾客和呼叫中心(您的呼叫可能由于质量目的而被监听 )或在 服务提供过程中通过提问——服务员问顾客是否还需要其他东西,对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
3、测量是使用测量设备确定量值的活动
- 测量需要考虑通过使用适宜的测量资源,来确定数量、大小或尺寸,这包括使用经过校准 或验证过并可以湖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基准的设备。对服务而言,可以包括采用知名的、经确 认过的服务反馈模型,例如社会服务模型。
- 测量资源 (例如卷尺 )将产生一个量值,而监视资源 (例如调查问卷 ) 可能产生一个非量化的结果。
- 测量资源 (设备 )可以进行校准或和 (或 )检定,监视资源可以被确认,但可能不能进行校准。
对于服务组织 (例如学校、营销组织、咨询机构、旅行社等 ),典型的监视方法可以包括使用调查问卷、检查表、电话或网络调查等监视设备。在
监视资源使用前应进行确认活动,以确保获得特定目标。
4、组织可建立和保持监视和测量资源过程
5、组织应确定所需要测量资源的精度
- 测量设备的精度取决于测量的允差。测量设备的精度应高于被测件所需的精度,但并不要求测量设备的精度达到不必要的精度。组织也应 考虑使用测量设备的人员的技能与培训。例如,汽车零部件的测量精确度要求是 0.1mm,裁缝要求的测量精确度是 1mm,道路的测量精确度可能是 10 mm。
🔴 7.1.5.2 测量溯源
当要求湖源时,或组织认为测量湖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基础时,测量设备应:
✅ a)对照能湖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
准和 (或 ) 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验证依据的成文信息;
✅ b)予以识别,以确定其状态:
✅ c)予以保护,防止由于调整、损坏或衰减所导致的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的失效。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组织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
- 如使用测量设备用于验证与顾客要求的符合性并对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信任时,组织应该考虑如何验证和(或 )校准、控制、封存、使用及维护其所需的准确度。
- 如果使用的测量设备仅用于指示目的,则不需要进行校准。
(1) 测量潮源的含义
- 测量潮源 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 )联系起来的活动。
(2) 测量潮源的必要性
- ✂ 法律和法规要求,如我国《计量法》规定的必须进行的检定;
- ✂ 顾客或相关方的期望;
- ✂ 是信任测量结果的有效前提。
(3 )校准的实施
校准是测量仪器与参考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以确定精确度,并判断是否满足测量要 求。组织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周期(每月或每年)、使用基础(每次使用前校准或数次使用后 校准)进行校准,或发生了影响校准结果的意外之后进行校准。
1、 组织自己实施
组织应确定所使用的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可以随测量设备一起提供。例如,喷漆测厚仪通常提供一套厚度标准。另一方面,获得适宜的参考标准,可能需要购买或使用校准实 验室。
要求时,组织应对参考标准进行确认,并湖源到适用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确保测量设备有效运作并给出可靠结果,组织应:
- 确保测量设备妥善保存、周期校准,需要时进行调整;
- 保留成文信息,表明测量设备的校准可潮源到国家或国际标准;
- 确保可以识别测量设备的校准标识和可用标识 (如测量仪器的标签)。
2、 选择外部供方
如果确定选择外部供方,除应符合 GB/T 19001-2016/1S0 9001:2015 标准8.4条款的要求,还应考虑下列各点:
- 理想情况下,组织应选择获得认可资格的实验室提供校准服务;
- 组织应出具表明测量不确定度的校准证书(还有一种方法是表明仪器的测量精确度);
- 证书应表明校准能够湖源到国家或国际标准。
如果可能的话,对于相似的测量设备,可以将精确度最高的设备送去校准,然后将这台设备作为其他设备的校准基础。例如,一个经校准的高精度的数字温度计可以作为其他低精 度的温度测量设备的参考标准。
在某些组织中,员工使用个人的测量设备(例如卷尺、干分尺和游标卡尺等)是习惯做 法。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这些测量设备检验产品并放行时,组织有责任确保对这些测量设备 进行校准。解决的办法是禁止使用这些测量设备或进行校准。应要求员工同意校准这些测量 设备。
3、 保留成文信息
组织应当考虑测量设备在确定产品和服务符合性时的风险和严重度,制定测量设备 校准计划以及对其进行维护检查。校准有效期取决于多种因素:测量设备的类型、使用情况、 重要程度,是用于控制过程还是验证产品合格等。
组织应保留测量设备的校准记录,以表明:
- 测量设备的末次校准时间、校准者、校准程序、可接受的准则、结果、可接受性以及对 测量设备适用性的影响(校准状态);
- 下次校准日期。
(4) 测试软件的管理
测试软件可用于评定产品合格。软件应保持稳定,并防止老化。应注意软件升级、防 病毒或非预期的程序错误。通常对于组织来说,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软件确认,尤其是对小型组 织。因此,组织应谨慎选择软件的提供方。测试软件需要某种确认形式以确保可以满足测量 要求,并需要再确认,以确保持续满足测量要求。一种方法是用一组已知故障和缺陷的产品进 行检查,以识别软件是否准确可靠。另一种是一次次用己知的数据组和结果进行测试,以确认 测试是否与输出匹配。组织应记录确认软件所使用的方法。测试软件应有某种写保护的安全 措施,对硬件的校准调节,应有封印,以防止疏忽调节。
(5) 正确使用和防护
组织应考虑规定如何正确使用监视和测量资源的措施,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对监视 和测量资源子以保护,防止可能使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损坏或劣化。对于 用于校准目的的标准测量设备和参考标准(有固定量值的,如量块、砝码、标准电阻等。在给 定组织或给定区域内指定用于校准或检定同类量其他测量标准的测量标准。在我国,这类标 准称计量标准。JJF1001-2011)尤为重要。
(6) 校准状态标识
为了识别校准状态,防止误用,应对经校准的测量设备加以标识,并注明其 校准有效期,如校准合格标贴(一般为绿色)、验证记录、准用证、停用证等。
(7) 失准时的控制
如果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应该考虑对测量要求一致性的潜在影响,并采取 必要的措施。组织应考虑对已放行的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进行重新评审。评审的结果可以从 无需采取任何措施或者到需要召回产品均有可能,这取决于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的可能带 来的风险或潜在风险,
在使用中,若发现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失准)时,应对以往的测量结果的 有效性进行评定和记录。应该指出,对以往测量结果的合理判定,是以校准为前提 的。在已知失准测量设备的误差后,可将原测量结果加上这一误差的影响进行修正, 判定考虑测量结果后是否仍然合格或不合格。同时,应对测量设备和受影响的产品采 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包括修理、校准或报废、追回错判产品或重新测量等)。
(8)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分类控制
不同用途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要求不同。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可对其进行不 同力度的控制,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
A类: 一般包括检验和试验用以判定合格与否的测量设备及重要过程参数 且容差非常小的监测装置,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需要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当要 求进行周期校准或验证,组织无条件进行此类校准时,可外委有能力的认可实验 室进行。
B类: 过程参数用的监测装置。过程参数都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可按此范围 选用相应的监测装置,一般可自行校准,其校准周期可规定较长的时间,例如一年。
C类: 一般性监视装置。如指示性电流表、电压表、电视机、摄像机等。 对C 类监视装置可进行一次性验证,损坏时修理或更换。
-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第3版 张勇
- 企业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普及读本
- ISO 9001_2015 新思维+新模式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应用指南 第2版 赵成杰